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67章 整人于无形(2/2)

张廷玉的地位太低了,他办公的书案,就在门边。

不用问,皇帝即将乾清,开始御门听政了。

也就是说,张廷玉这个从七品小官,可以公然穿着四品官服,来南书房上衙。

呢?

这么一看,就暴吴琠的蔫儿坏了。

但是,因为其父张英的缘故,张廷玉本人又颇有才华,康熙特赐四品官服的耀待遇。

拿别人的东西,更是犯大忌讳的蠢事。

才不会搭理吴琠的歪心思,他不仅没有摆上官的架,反而一一个张兄,叫得异常之亲

咳,满朝的文武大臣们,谁不知,他是国朝史无前例的十六岁满洲状元郎?响当当的四品翰苑词臣?

也不知是巧合,还是故意,玉的书案和张廷玉的书案,摆了个并排。

照吴琠冠冕堂皇的说法,玉必须迅速的成长起来,尽快可以独自在南书房里值宿。

和玉一比,张廷玉的所谓特殊待遇,瞬间就弱爆了。

直南书房的职权范围,也就是率先拆读了非机密质的奏折后,迅速写节略和建议并上呈给南书房行走(大臣)。

南书房的正门前,站了一排穿着黄褂的带刀御前侍卫。

实际上,他们虽然不认识玉,但是隔着老远,就认了他。

赏穿四品官服,和正经就能穿四品官服,能一样么?

不错,多多错!

只是,直到中午时分,张廷玉一直都没有回南书房。

大事,从乾清门里来,走几步就到了。

更令人到可悲的是,张廷玉已过而立,乃是三十四岁的油腻大叔了。

去之后,径直去拜见了今日值的吴琠。

“抱歉。”张廷玉只来得及说这两个字,便跟着吴琠和李光地他们,快速的了门。

可谓是异常之便利。

有个小太监从门外来,低声喝:“诸位大人,请快些就位,圣驾将临。”

区别只在于,张廷玉背靠门边。而玉一抬,就可以越过张廷玉的肩膀,看见从门外来的人。

的心里却很清楚,若想单独值宿,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,至少是三年后的事情了。

随便吴琠怎么凭空画大饼,玉都是不可能吱声的。

到了门前,他们验过腰牌后,便放了行,没有丝毫的为难。

没办法,谁叫玉和张廷玉的三弟张廷璐,是九华书院的同窗呢?

谁曾想,玉一直稳稳的坐在他自己的位置上,始终埋在写着什么。

这就比玉这个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讲学士,差去了十八条街,可能还不止。

不和玉比,这就是极为面的光彩之事。

反正吧,他初来乍到,新一枚,尽量好本职工作,不明显的漏,才是正理。

所以,玉就坐在自己的书案前,提笔在手,继续酝酿他未彻底完工的平藏策。

吴琠原本以为,闲着没事的玉,会来找他布置差事。

南书房的正门前,立了一块醒目的硕大铁牌,上书几个刺目的朱字:非奉诏而擅者,斩!

实际上,南书房并不大,就几间房而已。

张廷玉正打算给玉讲解一下,南书房内的办事程。

照玉的理解,八成是张英在的时候,狠狠的得罪过吴琠。

和张廷玉虽然同为直南书房,但是,张廷玉的本官,仅为从七品翰林院检讨。

上司要整人,就是这么的豪横,整得光明正大,令张廷玉有苦说不,有怨不敢发。

说白了,玉现在的地位,也就是南书房大办公室里的秘书。

的心里是怎么想的,对同窗的亲二哥摆谱,好名声还要不要了?

吴阁老的话不多,说得却异常清楚,年轻人必须勤快多劳。

暗蓝,云雀补服,年轻的不像话,必是玉也!

作为大院老咸鱼的玉,他心里非常清楚,类似南书房这军国机密众多的重地,绝对不允许轻举妄动。

(ps:不,又到了俺最擅长的领域了,彩就在后边。兄弟们,距离历史类月票前四,就差几十票了,大家一起加油,帮着玉冲上去。)

整个南书房里,就剩下了玉一人而已,形单影孤矣。

吴琠也没多说什么,直接叫来了张廷玉,让张廷玉教导玉军政事务程。

也就是说,只要上不安排任务下来,他宁可傻坐着,也绝不可能碰别人的东西。

嗨,吴阁老,这是有多恨张廷玉呢?

吴阁老,故意让年龄大了一多的张廷玉,领着地位更,年纪更轻的玉,熟悉政军事务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