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73章 机会来了(2/2)

康熙呢,很熟悉雪域的地理位置,他主要是担心,准噶尔汗国吞了雪域。

逻辑其实也很简单,准噶尔汗国多吞一国,实力必然又壮大了。

他们不过是彼此不和,而互相攻讦罢了,康熙心如明镜。

卯正时分,康熙准时现在了乾清门里。

陈廷敬毫不示弱的来,说:“臣以为,应新立七世和尚。毕竟,六世乃是朝廷允可的,不容轻改。”

这三帝,先后费了70多年的时间,耗费无数的兵和钱粮,最终征服了准噶尔汗国。

听懂了,张玉书的意思是,就依拉藏汗所请,另立六世和尚,以取代仓央嘉措。

雪域的既得利益集团,不惜引狼室,也要掉拉藏汗。客观的说,主要是所谓的教权威严,面临颠覆的崩塌危险。

就在玉凝神倾听之际,康熙冷不丁的了他的名儿。

“伊立。”

,告诫旗人们,关难,守业更难吧?

只是,雍正登基之后,为了削弱老十四的影响力,作了从雪域撤兵的错误决策,导致西北地区连年大战不止。

雪域,更是居临下的,直接威胁到了大清腹地之四川粮仓,乃是战略的必争之地也!

在场的重臣之中,包括齐在内,大多不知拉萨在何方,更别提日喀则了。

是今日值的日讲起居注官,既然皇帝已经来了,他便照礼仪,往后退了两步,站到人群背后的小书案旁边。

第一次大战,康熙调荆州八旗兵,经四川的雅州雪域,结果是全军覆没。

清军的第二次击,变聪明了,改为从青海雪域。因老十四,大将军王胤禵指挥得当,顺利的将准噶尔军赶了雪域。

就怕皇帝不问他,只要问了,就是他的机会来了!

因为啥呢?重立六世,破坏了雪域约定俗成的大和尚继承传统,必然遭到抵制。

嘿,这话若是问别人,一准儿的傻了,想破脑壳都想不来的大难题。

一听就明白了,拉藏汗的如意算盘是,只要朝廷同意再选一个六世,就确立了他废除仓央嘉措的合法

“臣等恭请圣安。”以齐和五阿哥为首的重臣们,一起行了大礼。

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分别设置,标志着大清朝彻底的将雪域和准,收华夏的版图。

(ps:距离历史类的前三名,只差一丢丢月票了,老少爷们帮我冲上去,吼吼吼!努力码字,准备加更中。)

康熙的心里也很明白,张玉书知日喀则在哪儿么?另外,陈廷敬也肯定不清楚,阿里在哪个旮耷了。

等五阿哥奏完了之后,康熙并没有上作决策,而是问计于重臣们。

大约一个时辰后,理藩院的阿哥,老五胤祺班禀奏。被废的仓央嘉措圆寂后,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,请求朝廷许其另选六世,以替仓央嘉措。

但是,说句大实话,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之人留着的,玉等的就是这一问。

等皇帝坐定之后,玉在原地行了礼后,也坐到了小书案前,准备记录皇帝和诸位大臣的发言。

齐正在奏事,皇帝还没说话之时,玉提笔墨,在稿纸上写下一行字:上御乾清门,大学士齐奏曰,三库存银仅为一千一百万两,不足以征准噶尔也。

“玉,你告诉朕,甘丹颇章之下,谁掌大权?”

这时,就见张玉书列,大声说:“皇上,雪域乃是蛮荒之地,向来不服王化,应继续羁縻之。”

正因为此事的大争议,最终导致,雪域的权贵们,集引狼室,请准噶尔汗策妄阿拉布坦派兵雪域,主持所谓的公

记录的间隙,玉注意到,康熙置朝政的速度,其实很快。基本上,大臣们刚奏完,康熙就作了决定,要么议,要么让在场的人提看法。

也是,康熙都了四十五年皇帝了,各政军事务,早就烂熟于了。

不过,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。雪域的各路实力派们,除了拉藏汗这一派之外,都一致认为,应该找到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,立为七世。

由此,爆发了康熙晚年最大的两场战役,即两次平雪域之战。

康熙、雍正和乾隆,还是颇有些战略光的。

的心里,明白得很,重立六世,彻底的激怒了雪域的既得利益集团。

站在大一统的立场之上,此举善莫大焉!

等准噶尔汗国彻底的消化掉了雪域的实力,同时从西南、西北和蒙古原,这三个方向攻大清,谁受得了这个?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