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251章 钦差到了江华岛(2/2)

“玉大人,卑下这就派人去通禀留守大人,请他老人家亲自来迎接钦差大驾。”崔松探到了玉的底细之后,不敢再称下官了,而改为了卑下。

礼者,必须有仪式也!

李远笃和郑庆全,规规矩矩的跪下行礼。

历史上的李氏朝鲜,对大清确实是毕恭毕敬,言听计从,不敢稍有违逆。

海船行驶的非常快,五日后,便驶到了江华岛的外海。

暗觉好笑,这个崔松故意报了官职的品级,这是惟恐被他看不起吧?

“卑下李远笃,恭请中国皇上圣安。”

背北朝南,的朝着左侧拱手:“圣躬安!”

作为奉旨的钦差,照礼仪,也要去汉城,会见朝鲜大王李焞(读吞)。

“卑下郑庆全,恭请中国皇上圣安。”

比如说,尼布楚条约,就是《中鹅尼布楚条约》,而不是《清鹅尼布楚条约》。

“下官正六品兵评事崔松,拜见上朝天使玉钦差。”崔松凑到玉的跟前,主动行了跪礼,态度别提多谗媚了。

比较奇葩的是,之下的府、牧、郡、县,仅有品级的低,地盘的大小,而互不统属。

崔松一边派人去通知江华留守郑明鼎,一边把玉请上了码

停船之后,朝鲜人的战船靠拢过来,有人顺着绳梯爬了上来。

后来,据李远笃的解释,玉才恍然大悟。

洗漱完毕,玉刚刚更衣后,坐下喝了半盏茶,就接报,朝鲜大王派来的远接使兼礼曹判书李远笃,以及馆伴行兼刑曹判书郑庆全,已经到了会同馆的门前。

换上了官服,在会客的正厅,接见了李远笃和郑庆全二人。

鞑清时,朝鲜内历次解决不了的内,都有大清派使臣面或派兵协助的记录。

立于船的玉,看得很清楚。朝鲜人派最大的那艘战船,在英国大商船的跟前,就如同扫雷艇和万吨驱逐舰的区别一样,完全不能相提并论。

此所谓,掩耳盗铃的名降实不降也!

很快,江华留守郑明鼎就赶了来,他一见了玉,居然单膝跪下了,卑躬屈膝的说:“卑下郑明鼎,叩见上朝钦使,恭请钦使大安。”

前明时,有万历三大征,明军帮着朝鲜打赢了丰臣秀吉。

先生,不能带姓。对于平辈或是地位相等的男人,则称为某某先生,要带姓。

崔松仔细的验看之后,态度更加恭敬了,腰哈得更低了,颜婢膝的问:“敢问玉大人的尊姓,可是镶黄旗满洲的佟佳氏?”

不夸张的说,朝鲜的士大人阶层,人人皆以说汉话和写汉字为荣。

经过接洽,爬上来的朝鲜人之中,为首的是江华府师营的兵评事崔松。

事后,玉才知,李氏朝鲜也尊奉华夏的儒学,经史集及文书档案,皆为汉字。

看了郑明鼎的架式,玉秒懂了,朝鲜的大小官员们,人人畏惧大清如虎也!

也就是说,朝鲜的县令,并不归郡守辖,而直接听命于的最长官,也就是观察使。

一旁的吴江察觉到了崔松的变化后,不由暗暗好笑,没想到啊,佟半朝的赫赫威名,竟然传到了朝鲜?

这时,驻扎于江华岛的朝鲜师营,派了几条船过来查看情况。

但是,朝鲜国王必须在王门前,以下臣之礼,隆重的接待玉

据小威廉说,朝鲜在江华岛的最长官是江华府留守。

中国皇上?玉毕竟不是礼官员,他多少有些奇怪。

反过来说,不是大明,还是大清,待李氏朝鲜,也都不薄了。

实际上,大清对外国(藩)的自称,一直也都是中国。

老五着理藩院,玉听他说过,朝鲜国的地方官分为两层,第一层是八個,第二层是八辖下的府、牧、郡、县。

更令人到惊讶的是,朝鲜的县令,竟然是从五品。

实际上,李氏朝鲜虽然被多尔衮打服了,但是,官服的样式,一直是前明的系,既未剃发,也未易服。

照规矩,玉命吴江取来了兵的火票等给了的崔松。

朝鲜乃是偏远小,奉大清为宗主国。朝鲜官面上对大清国的称呼,从前明开始,均为中国也。

“然也。”玉心里觉得有些奇怪,崔松居然说的一利的汉话。

照朝鲜国《迎接都监都厅仪轨》的要求,因玉是过路的天使钦差,朝鲜国主并不需要率领文武百官,亲自到“迎恩门”外郊迎。

一番寒暄之后,玉被迎了专门用来迎钦差天使的会同馆里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